行业新闻
案例
齐蕊,女,23岁,幼年时因一场高烧而双耳失聪,父亲又去世得早,她由母亲拉扯成人。两年前,齐蕊在社区居委会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份打字员的工作,她很珍惜这份工作,每天早早去上班。不过,前段时间,母亲发现齐蕊出现了种种抑郁症状,并悄悄辞去了工作。母亲不知女儿在外面发生了什么事,看女儿整天不说话,把自己关在屋里,她内心很着急,无奈中,她向社会工作者求助。
【问题】
1.请运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分析上述案例。
2.请为社会工作者设计简单的工作介入目标。
【分析】
1.(1)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界定了社会工作实务活动涉及的三个系统,分别为:
①微观系统,指个人系统,包括影响个人的生物、心理和社会等子系统;
②中观系统,指对个人有影响的小群体,包括家庭、工作群体和其他社会群体;
③宏观系统,指比家庭更大的群体和系统。影响个人的四个重要的宏观系统是组织、
机构、社区和社会文化。
(2)上述案例中涉及的三个系统分别为:
①微观系统,即齐蕊的个人系统,包括齐蕊的生理缺陷、心理障碍等子系统;
②中观系统,是对齐蕊有影响的小群体,包括齐蕊的母亲,齐蕊的工作伙伴和朋友;
③宏观系统,即比家庭更大的群体和系统,包括齐蕊的工作单位、所在社区等。
2.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框架将系统理论的抽象性与社会工作实务的要求和具体问题联系起来,强调社会工作的实务目标是使个人能够适应环境的要求。依据社会生态系统的理论框架,社会工作将其实务焦点放在如下方面:一是促进人们的成长和发展;二是增强人们适应环境的能力;三是消除环境中阻碍人们成长和发展的因素;四是增加社会资源,促使环境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
依据社会生态系统的理论框架,社会工作者可以将工作目标设计为:
(1)通过促进齐蕊个人的成长,增强她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逆力;
(2)通过各种方法治愈齐蕊的抑郁症,消除其病理阻碍,鼓励其重回工作岗位;
(3)通过联系各子系统,帮助齐蕊及其家庭发掘各方资源,满足生活需求,营造一个有利于齐蕊家庭发展的外部环境。
- 2018-10-25黑龙江社工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救助帮扶
- 2012-04-25团康的定义与价值
- 2012-06-19社工如何为个案案主提供服务?
- 2012-06-19鼓励及支持工作手法
- 2015-08-04女性青少年失联的社会学思考
- 2015-08-05运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分析案例
- 2018-10-22民政部发布全国持证社会工作者共计 32.7 万人
- 2012-06-19社会工作者与案主沟通要遵循什么原则?